核心觀點:當沒了距離感,就更易產生信任感。有了用戶的信任,就會帶來更多的流量和交易機會。
如今,許多企業都意識到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重要性,希望通過短視頻的制作發布來獲取流量和客戶。
然而,在實際操作中,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容易陷入一個誤區——那就是,想把自己的每條短視頻都做得非常*漂亮,于是反復打磨修改,不滿意就不肯發布。
為什么說這是誤區呢?精益求精不是應該值得贊揚嗎?
這是因為,短視頻營銷的實操邏輯不是這樣的,短視頻的流量機制和用戶偏好是特殊的。
我們打個比方:
某美女大明星,在某平臺發布了一則短視頻,但見她妝容*、美目流盼、傾國傾城,就像我們從影視劇里看到的那樣。這條視頻會不會有很大的流量人氣?當然會,*頂流嘛,粉圈不缺人。
但如果,她發的不是穿禮服、高逼格、高段位的*視頻,而是日常生活里的逗逼搞怪、看起來很粗糙的小視頻呢?
網友們會更喜歡,會感覺自己看到了明星真實的另一面,從而拉近了距離,愿意對她投入更多的信任和情感。這樣的流量可能是之前的10倍。
另外,這種“粗糙感”在視頻直播中也非常適用。
在直播時,主播的翻車、失誤、與場外同事的對話、喜怒哀樂的情緒表達乃至出現失控等等,都是粗糙的表現。但這些反而會讓用戶更愿意看下去,因為看起來是真實的(或許其實是設計好的橋段)。
制作精良的內容當然會給用戶很好的體驗。比如電影大片或者優愛騰的長視頻節目,但那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,需要有很強的專業團隊的拍攝環境與設備。
用戶雖然會欣賞這些制作精良的視頻,但又會覺得——這么漂亮這么高大上,是在做廣告想從我口袋里掏錢吧?這就是有距離、沒信任。
從商業模式來說,這些*的視頻宣傳片只能走品牌廣告的路線,成本較高,合適的大企業廣告主比較少,不是中小微企業該選的道路。
那么,中小微企業在短視頻平臺上該怎么做?答案是:發揮自己接地氣的長處,不要讓用戶認為你是在做廣告,而是通過一個個“粗糙”的小視頻,拉近與用戶的距離,讓用戶覺得你很真實、你是和他們一樣努力奮斗的普通人,就像他身邊的朋友一樣,大家只不過是行業不同。進而,產生信任感,帶來更多的交易機會。
舉個例子:陜西新源磚一生態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水泥磚、護坡磚、PC仿石磚的建材企業,創始人郭總是甘肅人,早年入伍來到陜西,退役后在此創業,經過一番奮斗,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業。
8月1日中午,郭總來到動力無限公司溝通短視頻的剪輯制作事宜。與郭總的溝通非常高效,短短半個小時,我們在短視頻的粗糙感、真實性、生活化、短小精悍(15秒左右)、久久為功(長期持續發布)等原則上全部取得共識。
于是,由郭總提供自己用手機拍攝的上班途中、送貨路上、工地實景素材,由我們剪輯發布的《搬磚日記》開始誕生。
這是8月1日的短視頻,時長12秒,原始素材為1張圖片和2條工地視頻:人生沒有四季只有兩季,努力就是旺季,不努力就是淡季。8月1日,晴,天氣很熱,連磚都格外燙手,我依然在努力搬磚。朋友,你呢?
這是8月2日的短視頻,時長10秒,原始素材為2條裝貨視頻:搬磚辛苦嗎?來看,早就不用人力了,開著叉車瀟灑自如,幾噸重的芝麻白仿石PC透水磚,發車嘍!
這是8月3日的短視頻,時長17秒,原始素材為3張照片,結合臺海熱點和郭總曾經入伍的經歷:當年戎裝在身,我是一個兵!如今既是搬磚人,也是祖國的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若有戰,召必回!
這是8月4日的短視頻,時長13秒,原始素材為5張照片,結合七夕這一時間點:高溫下,工地上,送貨中。但我知道,工作從來就不是生活的全部。浪漫的七夕節到了,今天我要少搬幾塊磚,早點回家,多陪陪我的另一半!
其中,只有條視頻是剪輯完成先給郭總過目確認后再發布,之后的3條都是我們剪輯后通過萬家推多平臺短視頻工具直接發布。感謝郭總的信任。
為什么不是每條都讓郭總提意見、修改、再修改、審核確認之后發布呢?因為,時間就是效率,時間就是金錢!覺得某條視頻有點遺憾、某些細節可以處理得更好?難免。但這就是短視頻,有“粗糙感”沒關系,有遺憾沒關系,甚至有點小瑕疵也沒關系(當然不能是原則性錯誤),更重要的是快速、長期、持續,久久為功。
當然,做短視頻不必每天都發,一周發2-3條亦是正常的,停幾天來條“老鐵們我回來了,前些天做個陜北的項目沒日沒夜的加班,連發視頻的時間都沒有,現在終于可以喘口氣了”也是好的——同時暗示了公司業務繁忙、生意火爆。
時長15秒左右、能接受“粗糙感”和小遺憾,關鍵是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和信任感、核心是長期持續穩定發布——這是適合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的短視頻營銷之道。
返回頂部